我们村的外出人员,大部分都会选择在初六的时候外出,之所以选择初六,也被叫做三六九,遍地走,六也是顺溜的含义,这一天也是外出比较多的日子,过去的时候,很多长途客车这个日子是最为忙碌的,初六的早晨大家会早早的在村口等候,等待着客车的到来,又要进行一年一度的迁徙,去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而在初七的时候,人员会比较的少,这跟老话说的初七不出门,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为啥初七不能出门呢?

这也是过去的一种说法,过去的时候,男人外出的时候,尤其是长期外出,需要的时日很久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做到的是家庭的日常之需保障,在家庭有所保障之后,自己才能给安心的外出远行,这些生活保障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七件事,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也是家庭一天也不能够缺少的,也只有把这七件物品准备充足之后,在有保障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够出走、外出,后来也被称之为七不出门,原本并非是初七不能出门,而是要把这七件事安顿好之后,才能够外出,后来变演变成为逢七不出门。

初八不归家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至今还有这样的传统,在初八的时候,是不会选择农村老家的,会选择一个避开初八的日子回家,这里所说的初八不回家,也是源于过去的一种外出人员的状况,在外是否做得很好,是否达到了要求,其中就有八种最为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一项达不到,会感到羞愧不敢回家的,这八项要求分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也是我们传统的做人根本,也只有做到这最根本的八项要求,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是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中,而做不到的做得不好的,自然就无法也无颜回到家中,后来变慢慢的演变成为初八不归家。原本指的是八项做人基本要求。

其实这句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也是过去对于一个家庭男人的要求,自己外出首选要解决好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之后,才能够有条件外出,让自己和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八不归家更是指明做人的基本原则,达不到这八项基本的要求,有何颜面回到自己的家中呢?这句老话还是颇有人生道理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