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唐杜甫古诗(春日忆李白古诗翻译)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正文

白也诗无敌,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

白:指李白。

飘然思不群。

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清新庾(yǔ)开府,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

庾开府:指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俊逸:俊秀飘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鲍照。南朝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日暮云。

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漫游。

借“春树”和“暮云”表达杜甫和李白的离别之恨、离情之重。

何时一樽酒,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

樽:同“尊”,酒杯。

重与细论(lún)文。

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

论(lún)文:即品论诗文。"论"做动词讲的时候做二声,作名词讲的时候做四声。六朝时有“文笔”之分,称无韵的文章为笔,称有韵的作品(诗)为文。细论文:又作“话斯文”。

【格式】五言律诗

【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基调】怀友 赞誉

【年龄】杜甫35岁or 36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35岁)或747年(天宝六年,杜甫36岁)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杜甫33岁),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抒发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考点】

考点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考点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考点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赏析】

整首诗杜甫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代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的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为此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对李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这不仅表现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诚挚的友谊。

首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无敌”的说明:之所以说李白“诗无敌”,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杜甫将李白跟晋朝名家相比,其实是对李白的诗的赞誉,更突出李白“诗无敌”。

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表面看来,这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春天树”,“日暮云”都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然而作者把它们堆在一起,却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好像“春树”、“暮云”也带有深重的离情。(这两句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你在思念我,我也在思念你,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的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尾联: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颈联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尾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

“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再次会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读完全诗后,作者的无限思情仍在心中回荡。

春日忆李白唐杜甫古诗(春日忆李白古诗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