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首诗作于天宝5年,公元746年春天,当时,杜甫在长安,李白在吴越。
白,李白。也,语气助词,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凑够字数,与“飘”对仗。李白的诗为什么没有敌手呢?因为他的诗飘逸而潇洒,构思与众不同,卓尔不群。
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也就是说府邸的规格,出行的仪仗与司马、司徒、司空是一样的。鲍参军,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李白的诗既有庾信的清新之风,又有鲍照的俊逸之气。其实,李白的偶像是另一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不是特别高。但是,作为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代的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的诗仙与诗圣,前者将谢灵运视作偶像,后者以庾信与鲍照来赞美前者。他们距离南北朝更近,他们有更强的欣赏能力,难道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真的是那么的不堪吗?绝对不是!
先看一首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现在,大多数人不知谢灵运其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还有一些人是仅仅知道谢灵运这个名字。可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句诗,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出自谢灵运之手呢?这大概可以称之为诗红人不红了!
庾信的《重别周尚书》与《寄王琳》: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这简约的风格、精简的结构、平易的语言,还真当得起清新二字。李白的绝句虽胜于此,也出于此。
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瑰奇巧妙的类比,飘逸自由的风格,当得俊逸二字。李白的古体诗创作明显受到他的影响。
不要忘了,李白最顶尖的作品,多是绝句与古体。
渭北,渭水之北,此处特指长安。江东,浙江以东。空间的阻隔之远。春天,一年的开始,日暮,一天的结束,时间的流逝。树,是有根的,绝大多数树的一生都得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度过。没有特别的理由,不是特别的名贵,都不会有挪移的机会,而挪移,就要面对很大的死亡的可能。不正好比作者与李白各自受俗事的牵绊,不得一见吗?云,是没有根的,是随时会被吹散的,不正好比作者与李白的流离与漂泊,在安史之乱中的朝不保夕吗?
颈联还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渭北何尝没有日暮之云?江东何尝没有春天之树?
什么时候,我们能再次见面,一边把酒言欢,一边仔细地谈论作诗。一个人对于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是轻易不会与别人讨论的。而杜甫急切地想要与李白探讨作诗,并且是仔细地探讨,可见他对李白的推崇与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