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是什么意思(不落窠臼的成语故事)

不落窠臼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不落窠臼,比喻一个人具有独创风格,不拘泥于旧的条条框框。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

吴可,字思道,号藏海居士,是今南京市人。宋代诗人、诗评家。

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浙江省兰溪县人。是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他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吸取文章之精华,身处偃蹇而志坚若磐石,终为一代学术巨匠。

后来的人们从宋·吴可《学诗》和明·胡应麟《诗薮·内编》两个作品中总结提炼出了不落窠臼这个成语故事。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不落窠臼是什么意思(不落窠臼的成语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