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岛功能。
不得不说,苹果的这个功能还是非常不错的,它的设计也非常的巧妙,将大黑边与通知智能结合在一起,让两者看起来更加的自然,也显得更加的灵动,发布会上的展示确实让人眼前一新,非常的不错。
虽然不少人吐槽苹果14的创新设计不多,但是看到灵动岛的设计后,路转粉的也不再少数,其采用了“药丸”形开孔,很好的融合了软件UI交互和药丸屏设计结合。灵动岛可实现大量交互,包括显示来电弹窗、专辑封面、动态呈现Face ID认证状态、显示包括勿扰模式/消息/音乐卡片/倒计时等在内的诸多通知等。
但从目前来看,似乎没有厂商认为他们过去的此类设计是独创性的功能亮点,也似乎并没有厂商在该设计层面申请了相关专利,并将其列为重点推广方向,反而是苹果对“灵动岛”的做了非常严密的保密与专利设计。
比如说,苹果为了保密“灵动岛”只能在发布会上揭晓,商标的注册地选择在非洲国家牙买加——原因是牙买加规定注册商标必须采用线下方式,且不会开放线上查询库,确保不会有人在发布会之前抢先泄密或提前申请专利保护,可见苹果对该功能的重视程度。
恰如有人说到,牛的不是灵动岛的设计,牛的是苹果能让第三方软件开发商适配灵动岛的交互,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硬件交互生态的闭环。而是通过动效进行反馈互动,强化了用户和摄像模组周边的交互操作,“灵动岛”给人有创意的感觉就在于它不再基于屏幕瑕疵遮遮掩掩,而是喧宾夺主,反着来。
事实上,国产厂商一直在改刘海,本质都是一根筋的为了美观而已,没有交互逻辑层面的深入思考。但从苹果的交互设计来看,它超脱了美观修饰范畴,让其变成了一个趣味化的创新亮点,放大了这个设计的交互乐趣——包括显示专辑封面、放大Face ID认证图标,勿扰模式消息、音乐卡片,倒计时等在内的诸多通知等,让其喧宾夺主,在特定的场景中,成为了主角。
灵动岛适配大量APP动效设计其实是一种软件生态层面的加持。安卓厂商过去的静态图标美化在这种动态交互面前——显得非常无力。当然,你也可以说,安卓对打孔屏以及刘海屏的美化尝试对苹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苹果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做出了体验与观感与目的不一样的东西。
如前所述,在灵动岛出来之后,很多业内人士都已在预测,该功能将被安卓阵营大规模复制,一如当年的刘海屏。但事实上,该功能即便要复制,其难度非常之大,可以说几乎很难呈现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一方面的苹果在牙买加提交了其“灵动岛”(Dynamic Island) 全球专利申请。
另一方面,不同于此前刘海屏只是硬件层面的设计, 灵动岛是软件动画修饰硬件,相应APP能随时应你所需,无缝呈现重要信息。这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并不好好学——从目前来看,灵动岛适配大量APP动效设计其实是一种软件生态层面的加持,这是安卓厂商过去以及现在也不具备的。这是一种软硬件设计方案,是一套标准化的系统交互规范体系,它与整个系统融为一体,需要APP开发者配合,也要给开发者足够的接口做适配,这可不是厂商学的来的。
甚至我们可以畅想,未来开发者基于适配接口,可能还将围绕灵动岛做出更为惊艳的动画设计。
而安卓这边,由于生态能力以及系统底层的UI设计权限与硬件规格标准能力存在差异,很难用一套规范来适配所有机器。
对于iPhone 14,我个人觉得喜欢苹果的人总是会喜欢,不喜欢苹果的人怎么也会觉得不值。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苹果的灵动的功能的确是出色不少,看起来还是非常亮眼的,非常对我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