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伯特兰•罗素在其《哲学的问题》一书中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火鸡理论”:
在一个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非常聪明的火鸡,它很擅长归纳推理。火鸡兴奋地发现:每天上午9点钟主人会给它喂食。
但它很聪明,并没有着急得出结论,而是慢慢观察主人,不断收集这些证实自己想法的证据。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第99天,主人果然每天上午9点钟都准时来给它喂食。
第100天的时候,这只火鸡几乎百分百地确信主人会继续在上午9点给它喂食。
然而,现实总是这样残酷。这天正是圣诞节的前一日,就在这天上午,主人把这只火鸡抓进厨房杀掉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能够发现:这只聪明的火鸡没有预测到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它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相互混淆,通常这种情况也称为“火鸡困境”。
火鸡理论中的那只火鸡是非常聪明的,但是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其实这是它在认知上存在偏差。
在心理学上,这种由认知造成的错误判断被称为“还原偏差”。
什么是“还原偏差”?
心理学家讲到:“人们总是趋向于把复杂的情况想象得比实际情况简单,从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
当要求人们对一个复杂而非线性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时,人们通常会回避复杂的问题,而选择降低难度来考虑一个与之相关的简单、线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更倾向于回答一个更简单的问题,而总是刻意回避困难复杂的问题,这是大脑的一种惯性。
大脑的这种惯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大脑的“惰性思维”。
在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说到:“人有两种思考系统,系统一是一种直觉判断,不需要努力做出判断;而系统二要通过大脑的努力做出判断,也就是承担思考的重任。”
往往我们的大脑在使用系统二做出思考的时候,就会选择思考相对容易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大脑的“惰性思维”造成的。
但是往往大脑的“惰性思维”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事实上,任何人都会存在这种认知偏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忽略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就算是聪明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