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如何养殖和管理(泥鳅养殖效益提高的措施)

在泥鳅养殖中,养殖效益的高低,饵料系数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费用约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饲料的正确使用及效果,将在养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饲料成本,以较低的饵料系数取得较高的产量,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1、优良品种

养殖品种的优劣是决定生长速度并影响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选用优化种鳅繁殖的苗,成活率、增长率都有显著提高。与普通泥鳅苗相比,在吃相同质量数量饲料的条件下,获得相同的产量可降低饵料系数20%以上。

2、良好水环境

在泥鳅养殖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水体环境,合理使用防病药物,让养殖水体无污染、无药残、无有害物质存在,各项化学生物指标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中进行养殖,才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否则即使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也绝对得不到良好的饲料报酬,饵料系数肯定居高不下,使养殖效益降低。

3、较好溶氧量

水中溶氧量低,泥鳅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即使食入饲料,也会造成消化吸收率低下、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低、饵料系数增大的状况。当水体溶氧达4mg/L以上时,泥鳅食欲增强极为明显。在养殖中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投料时间,并根据水体溶氧变化合理开启增氧机。

泥鳅如何养殖和管理(泥鳅养殖效益提高的措施)

4、质量规格合适的饵料

养殖泥鳅,在苗期选用细度较高,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粉料投喂。随着泥鳅苗个体长大,逐步投喂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36—38%,饲料料径也从0.3毫米逐步增加,到后期可以投喂粒径为1.5-2毫米的饲料颗粒。在饲料选择上,尽量选择有实力的大厂家合作,这样在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上才能有较好的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