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由来你了解多少?
现在用的七巧板,是从家具演变而来。宋朝有位叫黄伯思的人,他非常喜欢几何图形。有一天,他家里请客。请客的桌子是他发明的6张小桌子拼成的“宴几”。后来人们把它改成7张桌子拼成,这样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的不同而变换不同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非常方便实用。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没日没夜地玩,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因此,从家具演变成今天的几何图形益智游戏。
孩子玩七巧板的好处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事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