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一“乒乓粿”、“鼠壳粿”
一、“乒乓粿”又称“鼠壳粿”
“乒乓粿”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南宋末年。由于宋元战争,百姓扶老携幼逃入荒山,靠野菜度日,偶然发现了味香可食的鼠壳草。后来,人们采集这种野菜,混合糯米碾成粉,制成点心,因呈暗褐色,便称之为“乌粿”,又称“鼠壳粿”。”
二、乒乓粿的特点:
乒乓粿是广东揭阳地区民间的名点。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一般为扁圆形。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后磨成浆,炊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软带有稠度。采用白砂糖、芝麻仁、花生仁、槟醅麸、葱珠油为粿馅。传统的乒乓粿馅内含黑芝麻,糖粉,碾碎的花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乒乓粿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豆沙馅、香芋馅,为了满足高血糖患者的要求,近年来更是增加了咸味的乒乓粿,种类多样,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又丰富并发展了乒乓粿这一传统文化。
三、乒乓粿主料:
糯米粉,糯米粟粉末,糖粉,花生,芝麻,花生油。
四、乒乓粿的制作过程
1.粿胚制作:将新鲜采摘的“鼠壳草”洗净后磨成浆,按比例混合同样用糯米磨成的糯浆。上锅蒸熟晾干后,用擀面槌压制成非常薄的粿胚。
2.粿馅制作:将花生、芝麻等炒熟去皮,研成粉状,再将糯米加温焗热,待膨胀后研成粉状,然后与其它配料进行反复搅拌,制成粿馅。粿馅分甜、咸二种,咸的加上特制菜脯(潮汕特产萝卜干),陈皮、芋丝、番薯干及各种豆类等作为配料。
3.腐膜制作:精选黄豆,浸泡后用石磨磨制成浆,炊熟晾干制成豆腐膜,用于乒乒粿炊制时的垫底防护。当然为了方便,可以直接购买。民间还有很多垫底为竹叶和芭蕉叶、荷叶芋头叶等。
4.手工制粿:将制作好的粿馅放在粿胚上,用手工捏造成扁圆形,然后用木印模压制,盖上花纹图案。放置到豆腐膜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