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及范文大全)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文题再现】

说和听,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你可真会说!”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可能是真心的褒奖,也可能是善意的提醒,还有可能是不留情面的责备。有的人自己说得多,却不愿听人说,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人说得少,却善于倾听,会意处的一个微笑,让说话人满心欢喜……说也好,听也罢,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或令人感动,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思……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你可真会说!(2)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文题解析】

与以往扬州市中考作文题如“良言如春”“家里来了客人”“顶出一个春天”等不同的是,2022年扬州市中考作文题下了一个双黄蛋,即由一段材料提炼出两个相关题目——“你可真会说”和“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细品这两个题目,两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莫里斯)可见,“说”和“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两者相辅相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个题目就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进行”的“说”和“听”让学生进行思辨,题目设计贴近生活,又略高于生活,便于学生表情达意。它提供了多元解读的可能,让学生有“料”可挖。二选一的任务设置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思路点拨】

你可真会说

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情怀,一种胆量。有一档叫《奇葩说》的综艺节目,嘉宾和主持人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思接千载,目视古今,针砭时弊,令人捧腹时或若有所思或醍醐灌顶。近来火爆的“东方甄选”直播间里董宇辉因为会说而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推崇,董宇辉的“说”,说到了网友们的心坎上,他诗词典故信手拈来,直播每隔两分钟绣口一吐,便是一篇精彩又暖心的诗歌散文,从阿拉斯加的鳕鱼讲到南太平洋的海鸥,既能分享下里巴人的朴实,也能分享阳春白雪的高雅……可谓“说”的典范。闻一多先生更是“说”的巨人。他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说得“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对于这个题目,考生要写清楚谁在什么场合说,说了什么,怎么说,表现为“可真会说”。

思路点拨一:真诚赞美。见证一次唇枪舌战的辩论会,同学机智善辩的口才令你折服;班级的开心果在课间说个不停,给大家带来欢乐;“良言一句三冬暖”,别人一句温馨的提醒使你豁然开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聆听师长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讲话,你在其渊博的学识中受益匪浅…… 这一类题材宜写成记叙文,侧重描写说者说的内容,说时的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由衷的赞美。

思路点拨二:反唇相讥。可针对对方说话的漏洞或者不当之处加以反驳。如人教版插图事件,某教授认为教材中插图并不丑,也不认为会对小学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可以据此针锋相对,反驳对方“你可真会说”。当然也可以写对对方善意的提醒或不留情面的责备。这一类题材宜写成议论文,具有强大的辩驳能力。不过,对于初中生来说有难度。

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

世界如此喧嚣纷繁,需要我们会心凝神倾听。你是什么人,就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有些声音你会自动屏蔽。好学上进的人喜欢倾听先贤教诲,善解人意的人喜欢倾听朋友诉说,浪漫多情的人喜欢倾听细雨呢喃,……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辈的教诲,朋友的诉说,他人的牢骚;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峰松涛。

这个题目的重点在后面的潜台词里,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将潜台词补明再行文。要从“我(自己)”的角度选材,要突出的是潜台词——“而且是……”“也是……”“更是……”,这个题目有一种思辨色彩。

思路点拨一: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感类)

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我们要经常倾听父母,挚友甚至陌生人说话。倾听他们的心灵独语,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交流,一种尊重。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习惯了滔滔不绝,我们也要学会侧耳倾听亲人的唠叨;习惯了海阔天空,我们也要学会凝神细听朋友的心语;习惯了目中无人,我们也要学会耐心聆听陌生人善意的提醒。倾听,是沟通亲情的纽带,是连接友谊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的馈赠。

思路点拨二:听风听雨听落花(自然类)

有时候,生活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倾听,听花开花落的音,春去秋来的韵。大自然赐予人类美妙轻音,鸟语虫鸣,风雨落花,海浪声声,皆可入文。我们倾听过安塞腰鼓的激荡粗犷,空山鸟语的空灵啁啾,也倾听过黑夜恬静的天籁之音,稻花香里的蛙声一片……倾听自然之音,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心境。

思路点拨三:散入春风满洛城(生活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倾听杨柳曲,勾起思乡情;倾听爆米花炸裂的声音,唤起童年的回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无限遐想在心头漾起。还有菜场上,街市中,小贩悠长的叫卖声等。倾听人间烟火,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热爱,一种惬意。

思路点拨四:再听书声更清越(读书类)

读书也是一种倾听,倾听《诗经》《楚辞》的轻声吟唱,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倾听先贤的遗风回响,谆谆教诲,传承经世致用之怀。只有学会倾听书本,你才会得到更多的哲理及经典语言;只有学会倾听书本,你才读懂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倾听书本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收获,一种分享。

思路点拨五:一枝一叶总关情(情怀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倾听家国民生,

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胸怀。郑板桥有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少年是未来接班人,肩负家国使命,理应倾听时代脉搏,世界浪潮。

【下水作文】

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职业的需要,我每天都在讲台上跟学生“说”。我会严肃地说“如果不吃学习的苦,将来要吃生活的苦”,也会激昂地说“奔涌吧,后浪”“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

说得多了,孩子们便不那么爱听了。

其实,相比于“说”,我更爱倾“听”,听孩子们纯真稚嫩的声音。

我喜欢课堂上那一粒粒青豌豆轻轻迸裂的声音。那声音此起彼伏,忽高忽低,有时如柔袅琴丝,有时像彭湃海浪,有时似潺潺溪水……

看,那个瘦弱矮小的男孩颤巍巍的站起来,口罩几乎要遮满他那张小小的脸,他眼神胆怯地躲闪。等了足足两分钟,通过口罩外部的形状,我知道他在说,我侧耳倾听,在快要贴近他脸的时候,一个我心中的答案如丝线拉入我耳朵。

一个喜欢纵论天下大事的孩子迫切地鼓动着胸腔,热血在他胸中汹涌彭湃。他谈古论今,一气呵成,有理有据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末了,咽了一口唾沫,还不忘补充刚刚蹦出来的新依据。亮晶晶的眸子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姑娘,说话如百灵鸟一般婉转,忽然间卡壳了,等待,再等待,启发,再启发,歌声遂又响起,缠缠绵绵,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如三月田野上青青的麦苗在抽穗,如春夜的细雨在沙沙作响,如晴空里的鸽哨划过碧蓝的天幕。

倾听他们内心深处动听的青春旋律吧,也倾听角落里也许低沉但沉淀着思想的心湖荡漾;倾听他们自信的高歌吧,也倾听不自信的低吟;倾听他们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吧,也倾听反反复复,前言不搭后语;倾听他们的乖巧纯真吧,也倾听他们的任性叛逆。

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欣赏,一种尊重,一种关注;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包容的胸襟,一种教育的艺术,一种人文的情怀。

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及范文大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