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音乐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很久以前,受到场地和时间的种种限制,音乐演出十分的稀缺。于是人们就有了将声音记录下来的想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黑胶唱机的发展历史。
声音的记录
第一个记录声音的人是法国发明家里昂·史考特(Leon Scott)。1853年,为了研究声学,法国印刷工开始构思记录声波的方法。
于是Scott发明了Phonoautograph声波振记器,这台模仿人耳工作原理的装置是记录下声波形状而已,并没有任何再生装置。它利用号角聚集声音,将它们传递到唱针上,而唱针会将震动记录到包裹手摇滚筒的炭黑羊皮纸上。
这个装置虽然记录下来了声音的震颤,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意义的放出声音来。
留声机的诞生和完善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这种留声机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锡箔制的滚筒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尽管这种设备非常简陋,而且录音的长度和效果都十分糟糕,却带来了巨大的轰动。
这是人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记录下来声音。
在留声机发布后不久,1887年,亚历山大·贝尔的沃尔特实验室便开始研究更完善的设计,并将它们的发明称为“Graphophone”。他将爱迪生的锡箔滚筒改为涂了蜡的纸筒,并且以宝石针头播放,与锡箔滚筒相比,它的噪音减少很多,而寿命也相对更长。
次年,爱迪生也开始改良他的声音载体和机器,使用全部蜡制滚筒,并以电池驱动来代替手摇式滚筒的转动。
至此,滚筒式留声机的声音载体——蜡筒也最终定型。
从留声机到黑胶唱片
1888年,德国人艾米利·柏林纳(Emil·Berliner)再次改良留声机构造,它使用扁圆盘状的碟形涂蜡板作为声音载体,同时也可以制成母版复制。
这是黑胶唱片的始祖,由于滚筒式唱片的专利握在爱迪生的手中,这使得滚筒唱片的普及性受到极大的约束。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彼特·哥德马克(Peter Goldmark),他是个古典乐爱好者,对于在播放古典音乐(古典音乐通常都在3分钟以上)时必须不断换唱片而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开始研究改造唱片,延长播放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