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食物的温热寒凉,让你的饮食更健康!
“药食同源”是中医中由来已久的说法,所以说中药材和食物在一些属性上是比较相似的,比如在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也有四性之分。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
中医食疗重视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通过食物性味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的类似,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
《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基本的食用规律。意思是热性体质的人可吃寒凉食物,寒性体质的人多吃温热性食物。
温热
温性食物具有祛寒、温中、补虚、止痛、抗菌等功效,适用于秋冬季节四肢冰冷或体寒的人。
常见温性食物:红豆、红枣、南瓜子、栗子等。
常见热性食物:辣椒、胡椒等。
寒凉
寒凉性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消毒、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夏季发热、汗多、口渴或平时体质偏热的人。
常见寒性食物:西瓜、苦瓜、香蕉、紫菜、蟹等。
常见凉性食物:小米、薏米、小麦、绿豆等。
平性
平性食物大多能健脾、和胃,有调补作用,常用于脾胃不和、体力衰弱者等。平性食物食用禁忌很少。
常见平性食物有:百合、莲子、芝麻、黄豆、黑豆、燕麦、山药、枸杞等。
特别要提醒的是,真正大寒或大热的五谷杂粮,几乎没有。我们日常所吃的杂粮,其自然特性比较平和,正如《神农本草经读》中所言:“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这也正是杂粮养生的最大优越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