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这首古诗(望夫石诗歌赏析)

望夫石是中国多地存在的一种自然景观,多处于山顶,石头形状如妇人眺望远方。望夫石象征着爱情的忠贞,另外蕴藏着神话传奇的浪漫神秘,让人不禁产生千古之幽情。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各地百姓热衷于将山峰的石头认作望夫石,加以瞻仰观赏。

望夫石有许多版本的传说,其中最早的传说,应该源于大禹的妻子涂山氏。话说大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期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涂山氏生孩子大禹都没有回来。涂山氏女对丈夫朝思暮想, 望穿秋水,结果也没有盼到大禹的归来。最终精诚所至,感动天神,将其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也把它叫做启母石。

连环画《望夫石》封面

另有湖北武昌望夫石,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此外还有辽宁省兴城市境内的望夫石,则传为孟姜女望夫所化。另外还有,宁夏、广西、贵州、广东多地,也均有望夫石的景观。其传说大多相似,既丈夫远行不归,痴情妻子登山眺望,日久成石。

望夫石和它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自然逃不开敏感而多情的诗人的眼睛,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以望夫石为题,写下了优美的诗篇。小编特收录三首,供大家欣赏。

1、望夫石 唐 刘禹锡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刘禹锡被誉为诗豪,诗风潇洒乐观,但此诗却写出了一种浓厚的苦涩来,让人不免伤怀。苦相思三字,蕴藏无限同情与感慨,读此句不免让人想起李白的《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另外三四句中几千载和初望时的对比,将望夫女的深情凝望描绘得如在眼前,将望夫女的一往情深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刘禹锡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

2、望夫石 唐 王建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全诗刻画了一块石头的痴情。江悠悠三字,表现了妻子的满怀期待,所谓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不回头三字,表现了妻子的坚贞,不等到丈夫回来,绝不变心。日日风复雨,刻画了等待的艰辛,比风雨更难忍的是失望和孤独。但是妻子的心中永远有个美好的希望,那就是终于一日丈夫总会回来,到那时自己就会变回最初的样子,和丈夫浓情蜜语,过着快乐的生活。此诗虽小却包含深情,天下痴情之人的苦楚、坚贞以及那种傻傻的天真尽在其中,读完以后让人感动辛酸。

王建是唐朝著名的乐府诗人,他善于刻画女性的心理活动,喜欢用白描和细节描写刻画女性形象,语言自然质朴、包含深情。此诗很好的展现了他的诗歌艺术特色。

3、望夫石 宋 贺铸

望夫石

亭亭思妇石,下阅几人代。

荡子长不归,山椒久相待。

微云荫发彩,初日煇绿黛。

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

宛然姑射子,矫首尘冥外。

陈迹遂亡穷,嘉期从莫再。

脱如鲁秋氏,妄结桑中爱。

玉质委渊沙,悠悠复安在。

此诗是宋朝著名词人贺铸的成名诗。前四句总写了望夫石的悲剧,薄情丈夫一去不归,痴情妻子化石久久相守,岁月流转,人生几代,那份忠贞依然屹立于山峰,让人不禁感慨。随后四句,用微云、初日、秋月、春风四景衬托了望夫石之美,因为时间的久远,人们逐渐忘却了望夫石身上的悲剧,将她逐渐视为了风景。她的秀发充满光彩,眉如青黛,穿着绿苔衣,舞着藤萝带,仿佛藐姑仙人一般,飘然尘外,仙气十足。后面六句,感情逐渐变悲,望夫女的遗迹逐渐消亡,但她期盼的佳期却无法到来,她的冰清玉洁和美丽年华最终变成冷冰冰的存在,怎不让人叹息和可怜。此诗写得语淡而情浓,词清而悲重,寄予了作者对望夫女的深切同情与敬重。

最后,还有一首当代诗人舒婷的《神女峰》,此诗不同于古典诗人的视角,它表现了当代女性追求爱情的自主和自由,别有新意,小编特此收录,朋友们可以古今想照,对比阅读。

海边携手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