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阵地选择的原则(消防进攻路线的选择)

灭火阵地和进攻路线的选择

控火与灭火行动,是消防人员根据“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合理选择进攻路线与阵地,科学运用战术方法,有效控制火勢蔓延,进而全面彻底消灭火灾的活动。

一、选择进攻路线

消防人员扑救火灾时,应根据着火对象特点、火势蔓延方向、作战环境等因素,正确选择进攻路线。

(一)内攻路线的选择

内攻路线的选择应有利于建立进攻起点、延伸内攻路线和直攻火点的位置。建筑火灾内攻路线应主要选择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等途径。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时,实施内攻的路线应选择向地下建筑内进风的安全出入口、扶梯等途径。

灭火阵地选择的原则(消防进攻路线的选择)

(二)外攻路线的选择

外攻主要是指为配合实施内攻作战人员或在难以实施内攻的情况下,由外部射水压制火势,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灭火措施。

外攻路线的选择:扑救建筑火灾时,实施外部进攻的灭火路线,主要有地面出入口、室外楼梯、阳台、外窗、相邻建筑平台等;利用举高消防车、消防梯、防坠落部件等器材,建立外部进攻路线;利用建筑擦窗机,在建工程的脚手架、塔吊等设施建立外部进攻路线。

灭火阵地选择的原则(消防进攻路线的选择)

(三)特殊情况进攻路线的选择

扑救石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火灾时,进攻路线的选择应避开能使消防人员受到爆炸、热辐射、流淌燃烧液体、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等影响的危险性区域。消防车的作战位置,应设在与燃烧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上风方向,消防人员必须从上风方向建立进攻起点,延伸进攻路线。

灭火阵地选择的原则(消防进攻路线的选择)

扑救易燃液体和其他有可能发生流淌燃烧的物质火灾时,消防车的作战位置应设在火灾现场的相对高处,消防人员应当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进攻起点,延伸进攻路线。

二、选择灭火阵地

选择有利的灭火阵地,对于充分发挥灭火剂的效能和技战术措施,以及保护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灭火阵地的依据

灭火阵地的选择应以控制火势、消灭火灾、保证安全为前提,与火场需要相适应,与战术手段相一致。

1.依据火蔓延方向选择。根据风向、风力和空气热对流对火场的影响程度,结合对燃烧发展速度、火势蔓延主要方向的判断,选择有效保护自己,又能控制火势蔓延的灭火阵地。

2.依据火情危险程度选择。根据火场内被困人员数量和贵重物资受火势威胁程度,以及有无爆炸和建筑物倒塌等危险,选择既能实施有效进攻,又能安全转移的灭火阵地。

3.依据装备性能选择。依据消防车、喷射器具(枪、炮)的技术性能和灭火剂特性,正确选择能方便实施灭火作战行动的阵地。

灭火阵地选择的原则(消防进攻路线的选择)

(二)选择灭火阵地的原则

选择灭火阵地应根据便于观察,便于喷射灭火剂,便于进攻、转移和撤退的原则来进行。

1.便于观察。消防人员在喷射灭火剂过程中,应能观察到火情变化,找准喷射目标。

2.便于喷射灭火剂。充分发挥喷射器具的技术性能,使喷射出的射流能够准确击中火点。泡沫、干粉枪(炮)阵地应设置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以减小风力对灭火剂效能的影响,充分发挥灭火剂的作用。

3.便于进攻、转移和撤退。灭火阵地的设置,应便于消防人员利用火灾现场的地形、地物及建筑物内的承重结构,接近燃烧区域;同时又便于消防人员在危险情况下迅速转移阵地,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