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妙的音乐,仿佛是漫着清香的粉红花瓣,能使整个人在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游离现实的彼岸,飞去了远离俗世,洁净灵秀的世外桃源,让人在旋律给予的感动中沉醉、释放、融化,这就是吟唱歌曲,它没有繁冗的歌词,也没有过多的器乐渲染,仅仅是那缠绵凄美的单字吟唱,便激起我们心中难以言说的感动。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旋律,曾经它作为一首手机广告歌曲而风靡街头小巷,全曲从头到尾只有嗒啦嗒啦的哼唱,就像是在繁忙都市里有一股清新的微风拂过脸庞……
双童声协奏曲
两个小天使的哼鸣。这首《双童声协奏曲》是法国音乐家Saint-Preux所做的歌曲,由他的女儿Clemence Saint-Preux和主唱《放牛班的春天》的小男孩Jean Baptiste Maunier演唱。两个孩子此起彼伏的吟唱,充满了童趣与纯真,没有一点点歌词的高歌,更符合孩子这种如白纸一样不经世事的简单。
Hymn To The Sea
《Hymn To The Sea》(大海的咏叹)是世界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一首配乐,由詹姆斯·罗伊·霍纳创作,曲中哼唱女生是挪威歌唱家西丝儿(sissel kyrkjebo)乐曲于1997年11月1日发行。乐曲与《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Go On》(我心永恒)听起来,部分有些像,很多人误以为是《我心永恒》的改编或纯音乐版,其实不是,是单独的两首音乐。
假如爱有天意
音乐的力量无分国界。2003年的《假如爱有天意》电影及配乐同时感动了无数的观众、震撼每一个人的听觉和心灵。在这首歌曲中,人声已成为一种极富情感的乐器,优雅而感性可以尽情地从歌者的吟唱里体味许多无言的感触。最原始的声音与乐器结合,一种很空灵的抽象空间美感,轻轻地敲开通往你心底的门扉。
三年又三年
《三年又三年》又名《再见,警察》是电影《无间道》插曲,听着这首歌曲,好像真的听到了天堂的吟唱。曲调飘缈而充满了唯美的幽怨,随着飘渺轻盈的哼唱袭过耳际,轻易的勾起了人内心曾有的感触或者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该曲改编于欧洲的一首天主教的宗教歌曲,歌词原为意大利语,在国内成名于电影《无间道》。凄美的旋律让人永远都能记住影片中梁朝伟看到黄警官摔死那一刹那的眼神。
Current
《Current》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歌词,但透过吉田亚纪子天籁般悠扬起伏的浅吟低唱,可以使人想象自己变成一只长着双翼的飞鸟,在风潮涌动的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在浮躁的现实世界中细细聆听这首歌曲,你会享受到一种拥抱大自然的轻快感受:站在爱尔兰的翡翠草原上,闭上眼睛,伸开双臂,大自然的所有声音充盈于耳。远方传来了一个如水晶般剔透的歌声,时而随着浪涛击拍岩岸声声撞击;时而穿梭在满空星光间轻快飞舞……
The Glorious Death
《The Glorious Death(壮烈牺牲)》是电影《千机变》中的插曲,冯曦妤用声音清脆、纯净、空灵演绎了这首乐曲,如此安静的音乐很适合深夜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的聆听。有人把歌手冯曦妤的声音称为:听到的最为温柔无害的声音。但这样的声音却可以和香港警匪片凑成最完美的组合。
Molde Canticle
来自挪威的天籁之声,淡淡的哼唱,无尽的哀伤,泪眼婆娑,尽是满地的遐想,让人忘记逝去的时光和喧嚣的世俗,只有弥漫着无限感伤的声音中诉也诉不完的情怀。这首《Molde Canticle》中,没有一句歌词,只有深情吟唱贯穿始终。可这无字的哼唱,却走入我们内心最深处,唤醒最纤软的柔情。
天空之城
是否有一首歌让你慷慨激昂,是否有一首歌让你感到震撼人心,是否有一首歌让你回忆起过去的美好与悲伤?这首同样是十分熟悉的旋律,却能在我们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述说着希望……
写给海洋
聆听着《写给海洋》,人的心情会随着燕鸥齐鸣、海风轻吻慢慢飘远,坠入蔚蓝的海浪中,将无尽的思绪在海天一色中释放,让灵魂在纯真,清淡,恬静中定格。
声音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乐器。而优美的女声或童声更是这其中最叫人动容的乐音,当声音与大自然的天音相和鸣时,就形成一首灵魂的音乐。而聆听这令人着迷的天籁之声,就如空谷的风般轻柔不羁,一瞬间就会让你心里泛起阵阵涟漪,牵动悠悠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