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的政策中,我们常常听到“存款准备金率”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额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在这一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作为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取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要注意的是,存款准备金率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房贷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其信贷扩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从而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和社会支出也会相应缩减。反之,如果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降准”,则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支出也相应增加。
整体来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有利于促进投资消费。无论上调或者下降,都是央行根据经济发展做出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稳定运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