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做的是传递价值,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项的综合体。以前,电商物流的优势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线下零售是距离近而产生的物流优势。如果电商利用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提速物流到接近甚至是超过线下的配送,线下零售的物流优势将消失,那么电商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将击溃线下零售。当然这是在用户对商品体验的基础上,如果用户对商品体验已成熟,电商的优势更大;若是需要体验的商品,比如一种新科技、新物种,线下零售的体验仍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电商巨头进军线下的主要原因。
电商上的快是必然的,1,从人口结构比来看,以后的人力成本越来越贵,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京东都开始用小机器人送货了。2,电商上的快除了提高即得性之外,也同样提高了体验性,以前人们不太敢在电商上买高价格产品,是因为只能看图片,无法体验,担心买回来不合适。现在物流快了,你晚上下单,明天一早送到,又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以后可以放心体验了。3 线下大量开展京东便利店和天猫小店,也是提高了即得性和体验性。
随着时间推移,电商上的快会慢慢逼近线下零售的近,线下零售的近,或许不再是优势了,应该比体验性。
但是,在生活圈一定范围内,依然是线下零售的“近”取胜,“预测式购物”虽然厉害,还是有如下局限性:
第一,更适用于人们有规律的消费习惯,比如文中提到的买米等日常消费,而对于不规律以及一时兴起的购买念头,无法解决。
第二,成本高昂,纵使双11前阿里能提前布局物流,使得效率大增,但不可能完全精准,较用户下单后再配送的模式,成本肯定更加高昂。
第三,仅适用于类似双11等特定场景,用效率换用户的满意度。
总结一下,“预测式购物”是一场效率及客户满意度与成本的博弈,更适用于用户规律性的消费以及类似双11的特定场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