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的发酵度分别是多少(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呀)

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那么它们的发酵程度是怎样的,又具体是如何划分的?下面具体来看看:

六大茶类的发酵度分别是多少(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呀)

1、绿茶(发酵度:0)——不发酵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颜色为绿,基本上跟刚刚采摘下来的鲜叶颜色保持一致。有的绿茶叶片颜色呈墨绿色,很深,但在水中泡开以后,叶片就成了嫩绿色,无半点红的地方。

【特点】清汤绿叶

【干茶】颜色为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茶汤】呈绿黄色

【原料】为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代表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2、白茶(发酵度:5%-10%)——微发酵茶

白茶之所以叫做白茶,是因为长有很多白色的茶毫。白茶的芽心是白色的,叶面是灰绿色的,叶背是黄褐色的。这些颜色的变化都是白茶经过轻微发酵后的痕迹。

【特点】绿叶红筋

【干茶】色白隐绿,外表披满白毫,茶汤呈象牙白

【原料】是福鼎大白茶种的壮芽或嫩芽

【代表茶】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加工】鲜叶→萎凋→干燥

六大茶类的发酵度分别是多少(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呀)

3、黄茶(发酵度:10%-20%)——微发酵茶

黄茶的发酵是人工控制的,叫做“闷黄”,就像煮青菜时盖上锅盖,青菜很快就会捂黄了。

特点】黄汤黄叶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或芽叶

【代表茶】君山银针、黄芽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4、青茶(发酵度:15%~70%)——半发酵茶

特点】绿叶红边

【干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原料】一芽两叶,枝叶连理

【代表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北水仙等

【加工】鲜叶→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

六大茶类的发酵度分别是多少(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呀)

5、红茶(发酵度:70%-90%)——全发酵茶

【特点】红汤红叶

【干茶】颜色为深红色

【茶汤】呈朱红色

【原料】大、中、小叶都有。分为条形红茶和红碎茶

【代表茶】祁茶、滇红、宁红、宜红等

【加工】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6、黑茶(发酵度:随时间会变化)——后发酵茶

黑茶的发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因此发酵非常的彻底。

【干茶】呈青褐色

【汤色】橙黄或褐色

【原料】多为大叶种茶

【代表茶】青砖、六堡茶、普洱茶等

【加工】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

六大茶类的发酵度分别是多少(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呀)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每一种茶的发酵程度都不同,因此我们买茶、喝茶时一定要根据茶性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