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出品的游戏机存在于每个八零后的童年回忆中,它们带给了多少独生子女孤独的童年以无尽的快乐与满足。如今看来那时由于硬件机能低下而带来的由巨大像素点拼凑成的低分辨率点阵图形画面却依然可以带给我独特的美感和感动,那些过时的游戏主机带给我的愉悦体验甚至超过了高性能的次时代主机,因此我收集了一些中古的任天堂游戏机,不仅作为回忆的见证,更是我平时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FC
这台机器算是最广为人知的任天堂游戏机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台,现在想来应该是小霸王的山寨机器。那时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凑在一台十几寸的黑白日立电视前轮流打小蜜蜂,而我的妈妈总是会在紧要关头紧张的大叫起来,现在想来那个场景也还是会微笑。
成色好的日版原装FC现在已经成为了非常珍贵的收藏品,未拆封的全新品价格动辄超过四千元人民币。手上这台是日本原装的中古机器,虽然不是未拆封的珍藏品,但收来的时候竟也有原装的包装盒和使用说明书,几乎没有任何使用的痕迹和褪色,所有的功能都完好。由于原装机器的视频输出和电压和国内都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改造才可以使用。
游戏卡则是由乌克兰的大神研发制造的FC禁卖品Everdrive N8,只需在禁卖品内插入一张TF卡即可在原装的FC上玩Rom了,我的卡里已经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几乎所有的FC游戏,运行起来非常流畅,还可以即时存档,只是游戏实在太多,玩之前还需要用附带的目录在几千个游戏中找到它们。
GB
Game Boy是任天堂于1989年推出的继Game Watch之后的第二款掌上游戏机,应该也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掌机吧。这台机器手感厚重,活像一块板砖,黑白的屏幕只有2.45寸,没有背光,有一枚奇葩的调节对比度的旋钮在一侧,这个旋钮开大了屏幕几乎全黑,关小了却又什么都看不见,非常鸡肋。手上这台成色完美,日本制造,功能完好,屏幕甚至还贴着膜,偶尔拿出来跑跑GB版的马里奥感觉如同穿越回了上世纪,却发现难度爆表,屡屡被虐。
GBC
GBC是GB的升级机型,机身更加轻薄,并且拥有一块更大的彩色屏幕。
记得初中的时候班上一些家境好的同学就拥有GBC这个宝贝了,一下课一大帮子人就把它围个水泄不通,我到如今都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也许就是那时任天堂的游戏机成了我梦寐以求的物件吧,记得有一年高中的暑假,一个朋友把他弟弟的紫透GBC和一张超级马里奥的卡带借我玩了两天,现在都觉得很感激。
GBC在TB上有很多极其廉价的翻新机器出售,主要是更换了国产劣质的外壳和按钮,对比过原装机器之后发现质感还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寻觅了很久才收到这台成色完美的比卡丘色机器,这台机器其实是我用两台原装机器的零件拼凑起来,一台屏幕完美,一台机身完美。GBC的屏幕是没有背光的,只有在光线充足的环境才能看清,之前只见过玩家diy前光屏幕,但是效果惨不忍赌,后来我找到国内一位大神改造了可以调节亮度的背光屏幕也算是完满了。可惜这位大神目前好像已经不做这事了,淘宝店也找不到了。
GBC的卡带我有很多,原装的和国产山寨的都有,这里只罗列一部分,它们大都价格便宜,容易得到,国产山寨卡里也有不少佳作让人眼前一亮。前不久我甚至收了一张国产移植合金弹头的GBC卡,玩起来不比街机上手感差,感觉很惊讶。
有一些GBC卡带里安装了特殊的装置可以用以进行体感游戏。例如这张卡比可以通过陀螺仪来控制人物的移动,类似 iPhone 上的体感游戏,在那个时代这是什么样的黑科技!
九十年代出品 罕见的GBC烧录设备
GBA
到了GBA时代游戏变得丰富和高级起来,画面更加细腻,甚至出现了伪3D游戏,也带来了无数的经典游戏。可惜一直到大学为止我都没有摸过哪怕一次GBA真身,也许这就是我如今依然锲而不舍的寻觅它们的宿由吧。
在GBA众多的配色中我独爱粉透,这份粉嫩而又晶莹剔透的质感实在诱人。
可惜GBA的屏幕依然没有背光,只有在良好的光照下才能使用。手上这台原装完美机器依然由那位神秘的高人改装了可调亮度的高亮背光屏幕,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下沿来调节背光的方式更是酷炫,在我心目中这台机器就是最完美的掌机,没有之一。别问到哪里寻觅这位高人,我也找不到他了。
为了玩中文游戏,我主要还是玩盗版GBA卡,盗版卡最大的弊端就是存档电池,一旦没有电了,存档消失前功尽弃,让人非常无助。好在现在有些卖家出售IC芯片存储的GBA卡,可以永久不掉档,有安全感多了。GBA上我主要玩火焰纹章、塞尔达、逆转裁判、恶魔城等经典游戏,这里只罗列了部分卡带。
玩家口碑最好的两款禁卖品,如今依然有售只是价格感人,可以运行大部分的游戏rom,也有很多实用的功能,可惜部分动作游戏会拖慢,而且非常耗电,我并不太使用它们。
把GBA变成MP4播放器的播放君卡带,可以结合GBA用来播放MP3音乐文件和特定格式的视频文件,那些年里它一度被玩家奉为音质神器。
体感游戏代表作,转转瓦里奥,通过旋转机器来进行游戏,非常有意思。
用来备份存档的月光宝盒,一方面可以防止因为存档电池没电而造成的掉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SL大法在游戏里作弊,如今这东西已经彻底买不到了。
GBA SP
GBA SP是在GBA之后推出的改良机型,可以折叠起来更方便随身携带,而且终于有了带背光的屏幕,可惜折叠的设计牺牲了一定的手感,玩久了手会酸痛。
记得大学时候好不容易攒点钱买了一台二手的翻新GBA SP 结果被全宿舍人24小时轮流抢着玩KOF,不出一个月也就挂了,怨念至今……
手上这台是任天堂进入中国后发布的国行神游版机器,因为只有在神游版上有一个可以提升屏幕亮度的按钮,这对画质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就没有收藏日版。
GBM
GBM的出现就晚很多了,是GBA系列掌机的绝唱,机身十分迷你,可以轻松的握在手掌里,如此小的机器上画面显得无比精致与锐利,玩久了眼睛确实会累,但是谁能拒绝如此精致的宝贝呢?
NDSI LL
从NDS起任天堂的掌机进入了新的篇章,可以触摸的双屏结构如今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前卫,游戏第一次触手可及。我原本有两台一黑一白的NDSL,是大学时代自己赚的第一笔钱买来的,如今借给远方的朋友了,也就没有能入镜。
NDS时代的禁卖品已经非常完美了,所以也就没有收藏卡带的必要了。
3DS
当任天堂发布了3DS之后我就一直特别好奇裸眼3D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体验,可恨的奸商好像串通好了一样,一律没有样机给人试玩,只好败一台回来体验。虽然第一代的3DS裸眼3D技术对观看角度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而且待机时间短,但是裸眼3D的效果至今都让我很感动,游戏画面丰富的景深效果和跃然而出的体验十分奇妙。最近3DS禁卖品也有了比较重大的进展,吃灰很久的3DS又可以重见天日了。
New 3DS LL
在这一代里任天堂增加了3DS的屏幕尺寸,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来定位人眼的位置,从而使得玩家即使变化了观看位置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裸眼3D效果。
手上这台是日版任天堂大乱斗限量款。
Wii
任天堂发布的第一款体感家用主机,通过固定在电视顶端的红外线接收器和双节棍状手柄可以实现体感操作,朋友们聚在一起玩wii party和wii sport的时光总是非常的欢乐,记得第一次玩拳击对战和朋友打红了眼,第二天两只胳膊酸痛到无法举起。那时每天晚上都会在wii fit上做瑜伽,做踏步操,揣着手柄在电视机前原地跑步,回忆起第一次的体感游戏体验依然那么的新鲜和快乐。
wii刚出来不久就被破解了,只需要插上移动硬盘就可以畅玩各种游戏了,不过经典游戏实在有限,配套的几个自家体感小品游戏不久后也就腻了,体感手柄精度有限,浸入游戏的体验还是主要得靠YY。
Wii U
目前最新款的任天堂家用主机,除了有和wii相同的双节棍体感手柄以外,还多一台带摇杆和按键的pad用以游戏,加上四只体感手柄一共可以五个人共同游戏,使用Pad的玩家会拥有独立的视角,有很多新鲜的玩法,配合任天堂大陆这款游戏适合聚会时大家一起玩乐,上手也很容易,每次朋友聚会Wii U都可以带来一段十分热闹的游戏时光。
Wii U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被完全破解,所以只能购买正版游戏,不过除了任天堂大陆和马里奥赛车以外还没有几款游戏可以真正的吸引我,所以只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玩玩而已。
最后来一张大合影
以上这些机器虽然都可以正常的使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时间再去细细体味它们带来的快乐,只有美好的回忆停留在了抽屉里,停留在了每一张卡带里,幻化成8-Bit的梦境被存档,却再也没有机会被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