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发现,在你手痒痒想花钱买降噪耳机时,购物平台上耳机型号旁不时出现的硕大字眼“主动降噪”OR“被动降噪”会把你搞得不知所云。

比如我身边的朋友就不止一次遇到在有关耳机是否真正降噪的问题上,客服一句“降噪”就把你打发了的事情。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当然你老奸巨猾?那我一定要比你聪明伶俐,我们先来区分一下什么是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其实这事特简单直白,被动降噪又叫物理降噪,基本靠“简单粗暴”的腔体造型(比如入耳式耳机)或者耳套(比如哥套、橡胶套等)贴合耳道将耳内声音与外部声音进行隔绝,说白了就是堵好你的耳朵。(在一定程度上封闭式头戴耳机也能做到七七八八的物理降噪效果。)而这其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音特美了。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音特美ER4PT入耳式耳机

被动降噪因为没有降噪芯片等技术的加入,在声音的呈现上更为多元和出色,可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只是在特别的场景下,比如飞机的引擎轰鸣声中可能就不如主动降噪来的安静了。而且被动降噪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室外骑行、闹市散步的时因为耳机堵塞耳朵很容易遇到交通安全问题。

相比“简单粗暴”的被动降噪,主动降噪的成因相对复杂。与一般耳机相比,主动降噪耳机内置降噪电路,通过高灵敏麦克风进行声音采集后运算出一个与噪音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也就是相消干涉,以此来达到降噪的目的。

很早的时候,主动降噪耳机给人的感觉就是音质不可行。但我们首先要明白,主动降噪耳机为了达到降低环境低频噪音的目的,对声音的处理痕迹比较明显,在EQ的调教上肯定也与普通耳机不同。但技术发展到如今,一些品牌的降噪耳机基本上也能与价格相近的普通耳机相似的七七八八,如果你硬说声音差异明显,可能最终还是要看各位厂商的调教吧。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BOSE QC35主动降噪耳机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B&W PX主动降噪耳机

其实不管是主动降噪还是被动降噪(物理降噪),他们的作用都是尽可能地降低耳机以外的噪音进入我们的耳朵。只是在降噪本身这个问题上,主动降噪因为技术的加持能够给到小伙伴们更好的安静体验,当然如果你更看重声音的话,不少优秀的被动降噪耳机也相当不错。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BOSE QC30主动降噪耳机

主动降噪与动态降噪区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音质)

威士顿um10 pro被动降噪耳机

我个人觉得吧,如果能给消费者多种选择又何尝不可,只是希望有些童鞋不要在别人提出问题时,一句“降噪”就简单了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